大粗坑聚落與古道
大粗坑古道是早期猴硐通往大粗坑和九份的聯絡道路,大粗坑是礦業聚落,擁有近百年的採金歷史,昔日九份別稱「小上海」,大粗坑則有「小美國」之稱,全盛時期曾有三千人居住在此,還設立了侯硐國小大山分校,便利大粗坑居民的子女就讀,對比現在的落莫景象,實在很難想像這裡曾經居住百戶人家,房屋櫛比鱗次,且是紙醉金迷、夜夜笙歌的不夜城.....如今物換星移,絢爛歸於平淡,真是令人不勝唏噓;
大粗坑古道多次整修之後,主要以花崗岩石階為主,可由侯硐車站經猴硐神社、舊侯硐國小、金字碑古道口走入大粗坑古道;也可選擇從九份,沿102公路約19.5K處的入口進入,經天梯下聚落遺址,交通十分便利。
大粗坑是名作家吳念真的故鄉和「多桑」、「戀戀風塵」等電影的拍攝場景,到此也可順遊猴硐、九份和金瓜石等礦城的山海風光,無論是登山健行、礦城懷舊、山城賞芒、還是古道尋幽,都能從中獲得無限的感觸與滿足。
今日經原住民子弟回鄉整理後的景況
大山分校-成立於民國38年 供1-3年級就讀 高年級就要到2公 里外的侯硐國小,(翻攝昔日老照片)
今日的大山分校
由102道鳥瞰大粗坑聚落僅存的建物-大德宮
土地公廟-大德宮 為昔日的信仰中心 全石才建築保存完好
廟內供奉土地公, 保佑旅人平安
學校的運動場也是廟埕
盡責守護家園的保全團隊-小花家族
二層洋樓是居民的購物中心-柑仔店
洋樓老照片(取至網路)
聚落遺跡
天梯-登山友戲稱之為:蜈蚣天橋或侯硐空橋
蜈蚣天橋
最美麗的公路-縣102道
經九份於縣102公路19.5K處的入口經路橋天梯直抵聚落遺址